我曾经问过阿弟,进入过的最高规格的墓葬是什么人的?! “九千岁!”他自豪的回答了三个字。 九千岁?那不是明末,熹宗天启朝,三年内弄垮大明王朝,权倾朝野的权阉魏忠贤吗?! 我不由得想起了一段正史所记载的内容—— 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之前,因为没有子嗣,所以想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但是权倾一时的魏忠贤出于个人目的,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不愿意让已经成年的朱由校继位,想立一个幼年皇帝,便于自己控制。因此在明熹宗弥留之际,针对即将继位的朱由校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所以在朱由校登基之后,将魏忠贤的一众党羽清除干净,并把魏忠贤发配凤阳守陵。而魏忠贤却在去往皇陵途中上吊自缢了。之后,他的遗体就被几个忠诚的手下,草草埋葬了! 对于古代的某一段特定的历史的考证,我们都会习惯性的首先会选择官方的正史作为标准。 为此我不得不怀疑阿弟是不是在吹牛皮,又或者是进入了别的达官显贵墓葬,而误以为是魏忠贤的。 但阿弟却对那段历史有自己的理解和不一样的解释。 他说,我们所看到的正史,其实是清朝人编撰的。有着清朝统治阶级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之所以让魏忠贤最后惨淡收场,而且死无葬身之地,有着清政府自己的政治考虑。其中最直接的一条原因就是劝诫后来的皇帝,不要宠信宦官,与此同时也利用民间所谓的“因果报应”来告诫当朝的宦官们,不要僭越,不要试图篡权,否则会和魏忠贤落得同样的下场! 听阿弟这么说,我想想也不无道理。 他接着又告诉我,其实魏忠贤被崇祯发配是真的,但是并没有自杀,因为当时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他的亲信党羽,是他们设法骗过了崇祯,并且把魏忠贤藏匿了起来。 后来在魏忠贤死了,他们又为他修筑了与“九千岁”身份相符的豪华的墓葬! 阿弟的话让我感到十分诧异和震惊。因此,我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那个权倾一时的“九千岁”究竟会拥有怎样高规格的墓葬! “魏忠贤的墓葬修筑得就像一座地下宫殿。不仅仅是气势磅礴,还有着金砖铺成的地面还有璞玉雕刻成的穹顶。”阿弟接着就自我陶醉似的给我讲起了他亲眼所见的魏忠贤墓葬,“忠于他的手下在他死去后,把他生前所用的物件、家什以及所拥有的财富全部都放进了墓葬中。仅仅是金银珠宝就堆了整整六间耳室。除此还有无数的瓷器,玉器等!只是……” 说着阿弟就把我带入了他进入墓葬的回忆中—— 虽然阿弟跟随师傅下墓的那几年,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别说达官显贵的墓葬,就是公侯将相的地宫也是进入过的。但当他们进入魏忠贤的地下宫殿时,还是被眼前那些琳琅满目且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惊呆了! 进入地宫以后,他们根本就用不着任何照明设备。就是宫殿四角和中央镶嵌的五颗硕大的夜明珠就已经把宽敞的正殿照得通明透亮了!就连几根鎏金的金丝楠木柱子上雕刻的凤毛麟角也被照得清晰可辨。 其实最让阿弟师徒觉得奇怪的是,从进入墓葬,到经过放置随葬品的几间耳室,再到正殿,他们居然没有遭遇任何机关和邪祟,就连简单的护墓暗器也压根不存在。仿佛墓葬在设计之初,就没有打算设计那些。而唯一的解释就是随葬品实在太多,即便有盗墓贼进入,拿走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根本对随葬品的整体不成太大的损失。 这让阿弟和师傅都感觉,进入墓葬盗取随葬品已经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反而他们更想做的是,在墓葬中找到存放魏忠贤棺椁的地方。倒要见识见识那位财大气粗的“九千岁”! “据说魏忠贤年轻的时候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混混。嗜赌如命,成天吃喝嫖赌。最后居然为了筹集赌资,卖了妻子和女儿。结果得来的钱还是被他挥霍一空。结果不但惹了性病还欠了一身赌债,东躲西藏,最后还是被债主抓住。只好挥刀自宫以抵赌债!”阿弟一边和师傅谈论着魏忠贤年轻时的囧事,一边随师傅寻找着安放魏忠贤棺椁的地方。 “是啊!要不是他遇到一个走方郎中治愈了他的病,又遇见一位云游的道士,将自己十年算命的钱给了他,只怕历史都得改写了!”师傅说。 “不是吗?魏忠贤实在运气忒好了!后来入宫又遇见了几个贵人。尤其是天启皇帝的奶妈客巴巴!”阿弟说,“据说还是从帮助过他的兄弟那里挖墙脚而来的!据说客巴巴和魏忠贤成为对食,还是天启皇帝亲自做主的呢!” 师徒俩似乎对魏忠贤的生平特别熟悉!至少他们说的话,是和正史相差无几的!的确魏忠贤据史书记载是个玉树临风的人。要不客巴巴也不会从他好兄弟的怀抱转投向魏忠贤啊!最后还伙同魏忠贤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前对食,还害死了另一位帮助过魏忠贤的贵人,秉笔太监王安。王安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内阁首府的政治同盟啊! 再回到进入墓葬的师徒二人身上。 那墓葬仿佛无边无际似的,让阿弟和师傅觉得怎么走也走不到头。他们只有越走越深,与此同时也感觉周围的温度在不断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