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支架术后必须抗凝? 支架多由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它对于身体来说还是异物,这种血管内的异物本身就容易造成血小板聚集,造成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而在支架放置过程中,血管内部会不可避免受到一些微小的“划伤”,这种“划伤”也会激活我们身体的凝血机制,血小板会出聚集现象,这样就有机会形成另一个血栓。 还有,支架只疏通了主要梗塞部位(粥样硬化狭窄)的“主要”血管,还有一些“次要”的血管其实也处于“较轻”的梗塞状态,一段时间后可能也会发生血栓。因此,心脏支架手术后,必须坚持服用抗凝药。 常用的抗凝药物如何运用? 1 氯吡格雷:抗凝药,一般需要吃一年,但也有临床研究表明,服用一年以上更好。 2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可防止血栓形成。一般吃阿司匹林。与抗凝药共同用于防止血栓形成,但比抗凝药使用更久,要长期服用。 3 他汀药: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增长,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其破裂和血栓形成的“良药”,对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支架手术后应长期服用。 现在普遍推荐的用药方法是: 以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为好)为基础,还要联合服用另外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 具体做法是:每天在固定时间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每日一次;75mg的氯吡格雷,每日一次(或90mg的替格瑞洛,每日两次),直到医生说可以停药为止。 因此,一句话总结就是:支架术后,少不了抗凝药这一步!各位架友记住咯~ 橙医生开通智能搜索功能啦!快来试试吧。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靠谱的健康知识,可以与病友交流康复心得,还可以预约安贞、阜外、中山、华山医院的名医。已有上百万用户关注橙医生(微信公众号:chengyishengWX),也期待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