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h0">s("hzh0"); 1. 了解自由与规则的概念、两者间的关系及具体实施方法。 2.能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并大胆表达个人见解。 3.体会孩子在某一事件中的心境,近而有所顿悟。 培训准备: 1. 贴近入职期教师工作实际的案例若干。 2. 梳理每个案例的深刻含义。 3. 情景再现所需道具:书、椅子、笔记本电脑、 培训步骤: 一、讨论活动 1.话题:为什么要有规则? 2.思考: (1)你在这次学习中想得到什么? (2)建立规则的意义是什么? 目的:学习是有目的、满足个人需求的一种获取知识、经验的活动。当学习者带着清晰的学习目的开启学习之旅后,方能把握一切有帮于实现学习目的的机会,捕捉相关信息,进而主动梳理、整合、加工,从而形成个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 3.案例:红绿灯 当一个交通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发生故障后,道路上通常会出现什么情况?(所有的车都按自己的意愿行驶,互不相让,导致交通严重堵塞)试想,一个没有了交通信号灯的城市,它的交通秩序就会被打破,所有的车辆将失去自由行驶的权力。而信号灯作为一种规则,起到了约束行人与司机行为的作用,而在这样一种有序的状态下,才能确保行人与司机相对的自由权限。 4.情景再现 (1)主题:上课迟到 (2)流程: *培训者明确要求:进教室迟到,要上交电脑。 *现场请一位教师扮演一位上课迟到的学生,手里拎着手提电脑。从门外跑进教室。培训者只用眼睛看着对方,不说话。过会,改为训斥。 (3)分享体验感受 *当培训者用眼睛看着迟到者时,通常对方会自责、内疚,而当迟到者被训斥时,因自我尊严被剥夺,既会产生无所谓的心理。 *因为手提电脑对自己非常重要,是学习与工作都不能缺少的必备用品,如果因迟到上交,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动力驱使自己千万不要迟到。 (4)启示:用最怕失去的东西作为惩罚,是增强他人积极驱动力的最好方法。 4.小结:规则是对人行为的正确导向,只有当规则建立后,才能享受自由。这个自由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一种“自由”。要建立真正的秩序,维护每人的权力,建立社会秩序,规则是会的进步。拥有规则必须对自己负责任,规则可以保护人类,减少伤害的发生。 二、自由篇 (一)自由的概念 1.概念:一人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制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亦常被称为“人个自由”或“人身自由”的状态。 2.情景再现 (1)请一位教师扮演一个不坐座位的孩子,培训者上前安抚、劝戒。 (2)分享感受:最终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坐下来的。 (3)分析:在对孩子进行劝戒、安抚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强制关系。而如能事前作到明确要求,制定好规则,就不会有冲突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