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h0">s("hzh0"); (六)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 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对于一所农村小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必定还不是很宽裕,很多家庭没有这种开支计划,所以社会大课堂是那么令人期待,孩子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通过大课堂,孩子们增长了知识、获取了才干、开阔了眼界,在实践过程中,更是在习惯的培养、行为的塑造、品格的形成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近几年我们分别去了比如世界、陶瓷管、海洋馆、劳动基地、野生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孩子喜欢的地方参观,孩子们那叫一个兴奋,同时也得到了教育。 2. 常规教育的落实 我校着眼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水平直接反映着孩子习惯的习惯水平。在上课习惯上,如:正确的坐姿、正确的书写习惯、文具摆放有调理、书包的整齐度、课上举手发言的统一要求,并为各班制定了上课习惯评价表,由上课教师亲自填写。文明习惯:会用文明用语、标准的队礼行礼或鞠躬、不说脏话、进入他人房间先敲门等等。各班学期初都制订了习惯培养细则及措施,经过全体教师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弯腰写作业,趴着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同学之间有了小矛盾主动道歉说:对不起的现象越来越多。卫生、早读、路队、两操的检查我校少先队大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 3. 家校协作共促习惯 家校两样是习惯培养的薄弱点,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习惯培养体系,才有可能真正使养成教育有实效。每年我们都会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和孩子共上一节课,共同担负习惯培养的重任。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解决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的困惑,交流习惯养成的办法思路。家校协作力度增加了,孩子的习惯养成自然事半功倍。 4.班级文化和班队会 我们的班级文化要求各班必有的习惯培养内容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本班特点的内容。班级文化体现一个班的班风班貌,在这个方面我校要求各班的布置统一要求的同时要有符合本班特点的内容。4、5、6年级有负责班级文化的小组,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我校四年级在班级文化方面结合我校国学特色,师生设计了“承国学瑰宝、育谦谦君子”的班级文化特色,使学生在记得到了传统美德的熏陶又得到了品行的历练。 班队会活动中,老师们精心设计,各具特色。在六年级王洪梅老师“诚信”主题班会上,看到孩子们童稚、真诚的笑脸,听到朴实、醇厚的话语,让人真切感受到希望的幼苗茁壮成长;在五年级马松月老师“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主题队会上,不只是孩子与父母的那份情,更有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无私的爱。 综上,我们认为,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过程,其实也是一所学校教育品质的形成过程,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孩子有好品行,还要不断提升我们学校的内在文化素养,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高认识、掌握方法、放平心态、坚持不懈。 cLass= |